青少年阶段的定义、框架和基本问题
所谓青少年,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,从十一二岁始,到十八岁结束。
从时间维度来考量,“青少年”这个阶段被标识并被单独研究,与西方社会变革和教育普及有很大联系。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理解,方能深入。在早期教育资源贫乏的阶段,只有少数人能够继续上学,一般人在接受了初等教育后直接开始投入工作补贴家用,即由童年进入到成人阶段。而随着教育普遍,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也被延长,且之后美国法律规定16岁以前不能工作,所以从儿童到成人之间产生了一个过渡阶段,叫做青少年。Stanely Hall于19世纪初发表的书籍adolescence在学界奠定了青少年研究的基石(课后可以查阅)。
青少年这个阶段具有独特性,有很多有意思的描述,比如Stanely Hall形容这是一段充满暴风和压力(storm and stress)的时间,因为青少年通常倾向于情绪不稳定,喜欢冒险,由此会产生一些问题。但一个更中性的形容是,青少年阶段充满着风险和挑战。
青少年时期究竟包括哪些挑战呢?一个合理的框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:
- 生理:发育
- 认知:自我身份的探索
- 情感:情绪不稳定
- 社交:如何与他人建立起积极的关系
- 教育:如何应对学习压力
- 社会期望:如何应对社会期望(比如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)
- 法律:如何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为(比如杜绝酗酒)
如何进行青少年研究呢?发展任务(developmental tasks)被用来评估青少年的积极适应程度。其中的典型任务包括:
- 心理的自主性
- 依恋关系
- 身份探索
- 适应自己生理上的变化
- 形成个人价值系统
在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,包括:
- 青少年阶段是普适还是具有文化特异性?比如某些文化可能没有这个阶段
- 哪些变化标志着青少年阶段的开始?
- 哪些标志着结束?
- 文化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和经验?如何影响?
以上的探讨,无论是发展任务或者面临的挑战都是从个人层面上去考量,而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,每个时期的青少年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群体,这个群体是否共享着一些价值观念呢?这堂课的一个有意思的讨论题目就是,是否存在青少年文化?以及这种文化是否有价值?
可能的想法包括:
- 这种共同喜好、共同价值信念有点像一个筛选标准,可以鉴别青少年是否能够融入同伴群体。
- 青少年文化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针对性设计和营销产品。
- 在教学时,了解青少年文化能够帮助老师拉近学生距离。
这堂课的课堂讨论还是挺有质量的,以后尽可能在阅读文献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
- 回答一些基本问题: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?如何做的?研究有哪些价值?
- 审视论述的逻辑性并生成问题。
Written on January 24, 2017